2024年7月2日,在学院教师卢翠琬博士的带领下,澳门六合彩最准资料 “追溯书院历史文脉,共筑闽台文化桥梁”闽台书院文化实践队来到了本次暑期调研的第二站——位于福州格致中学内部的鳌峰书院。
本次活动得到了鼓楼区社科联和格致中学的大力支持。格致中学办公室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队师生,向师生们介绍了鳌峰书院重建后的使用情况,提供书院部分资料并解答实践队员问题。在此次参访中,队员们了解了鳌峰书院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其现代化发展情况及在闽台两地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展开了详细访谈。
01 追源溯流,踵武前贤
鳌峰书院,为清代著名理学家、福建巡抚张伯行于康熙年间所建,因位于鳌峰坊内,其南面正对于山顶上的鳌顶峰,取“独占鳌头”之意而得名。书院创办后,康熙、乾隆皇帝分别赐“三山养秀”“澜清学海”匾,足以见鳌峰书院地位之重。书院继承程朱理学之学统,提倡“黜浮华、崇实行”的学风,集讲学弘道与培养科举人才为一体。从创办起到1905年撤销,鳌峰书院共考取进士163人,举人700多人,培养出了林则徐、蓝鼎元、梁章钜、陈宝琛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素有东南第一学府、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首等美誉,至今已成为福州市的重要文化地标,百年教育名片。
1905年,科举制废止,鳌峰书院改为“校士馆”,后又改为福建法政学堂,辛亥光复时学堂毁于战火,仅剩一座假山,旧址在今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内。2010年,鳌峰书院依托与旧址紧邻的李世甲故居部分建筑重建,前部建筑按福州清代建筑结构重建,后部则在保留李世甲故居民国西式建筑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位于今福州格致中学校园内部。
修复重建后的鳌峰书院于福州格致中学内重新焕发生机。格致中学秉持书院教书育人的传统,以书院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鳌峰精神于格致学子中代代传承。在校内设置特色校本课程,把书院历史、朱子文化精神融入高中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对于书院文化的学习意识,积极传承经世致用的鳌峰精神。此外,格致中学还与福州市委文明办联办道德讲堂,定期在鳌峰书院举办国学讲座,开展读书会、诗会等研学活动,并借助鳌峰书院对台湾文化的深刻影响适时举办对台文化交流活动。
02 格致变新,缘系台海
鳌峰书院作为清代福建省级最高学府,对台湾地区的文教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鳌峰书院为台湾文教事业输送了许多人才,据《鳌峰书院志》记载,书院每年面向全省九府一州招生,其中就包括台湾府。台湾学子在鳌峰书院学习后,不少人取得了举人资格并担任台湾地方教育官员。这些学子把福建的理学传统及经世致用之学带回台湾,促进了台湾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台湾书院建制取法于八闽,尤其受福州鳌峰书院影响最大。清代台湾最高学府海东书院,不仅规制照搬鳌峰书院,其以朱子理学为圭臬,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也与鳌峰书院一脉相承。
如今,格致中学秉持着书院与台湾学子密切交流的传统,持续打造闽台两地共同国学课堂。通过在书院内开展“两岸青年夏令营”“两岸城市青少年创意族谱联展”等活动,成功再续了两岸青年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增强了两岸青少年对于书院文化和朱子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两岸青少年间的文化交流。
经过此次的参访学习,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了鳌峰书院的历史沿革以及现代化发展情况,更深入解析了书院文化对于现代化人才培养和两岸文化交流的作用。作为清代东南第一学府,鳌峰书院不仅在过去起到了引领文化发展的作用,在现代也仍不断传播着文化精髓,并以新的形式展现着两岸的文脉传承。闽台学府,海峤“文薮”,我们应传承经世致用的鳌峰精神,依托这张百年教育文化名片,打造两岸文教交流新平台。